內容 |
社論
為了7月1日正式實施的勞工退休新制,主管勞工政策的勞委會簡直忙翻了天。一面要撥出巨額公帑,四處宣揚新制之美與舊制之惡,減輕全社會因實施新制而愈來愈強烈的反彈;同時又十分矛盾地,積極鼓吹勞工宜擇新制,鼓勵勞工勇敢地向勞委會申訴雇主的不當舉措。勞委會一面還要忙著沙盤推演雇主可能採取的各種自保方法,一一設計出破解之道;同時安排100名專職人員,成立規模空前龐大的「勞退專線客服中心」,從今天開始,全面接聽勞工的申訴電話、與雇主的求救電話,以因應7月新制實施以前即將排山倒海而來的無數爭議。
勞委會在主委陳菊的帶領之下,如此老婆心切,如此不辭勞苦是有道理的;因為7月1日開始正式實施的勞退新制,不但是我國勞工退休制度劃時代的壯舉,而且台灣的勞動市場,600萬名勞工,40萬個事業單位全面受到劇烈的震撼,使勞動市場發生數十年來最巨大的騷動與轉變,甚至可能出現前所未見的解雇潮、關廠潮、工作外包潮,以及最為悲慘的失業潮,尤其處境已十分艱困、已深受落後國家廉價勞工潮重創,目前處於最弱勢地位、失業率最高、失業時間最長的中高齡勞工,前景也最為暗淡。
但這一切後果,都是勞委會為了替台灣的勞工請命,為他們謀取最大的福利,為他們從雇主手中爭得最多的給付,奮力打拚而來的成果。長年以來,就600萬勞工之中的絕大多數而言,勞基法所規定的強制性退休給付,由於條件過於嚴苛,而中小企業的壽命又普遍不長,只是看得到、吃不到的畫餅;因而即使每個月薪資中區區2%的提撥率,大多數企業都漫不經心、提撥不足,反正到最後沒有幾個人真正領得到。
奮鬥了十餘年的勞工退休改制,其目的即在讓勞工真正能如實領到退休給付;換個角度,就是雇主必須真正從盈餘中拿出錢來存入勞工的帳戶。在陳菊主委領導之下的勞委會,終於完成了這一項偉大的變革;而且為了讓勞工更早、更充分地享受到這一筆預料之外的給付,她獨排眾議、充耳不聞雇主與部份輿論的苦苦請求,執意跳過當初要給予兩年緩衝時間的共識,堅決要求從實施的第一年開始,也就是7月1日起,立即依6%的比率全額強制提撥,馬上存入勞工的個人退休帳戶,進而強制雇主必須在五年內補足過去提撥不足的部份。這每個月合計可達8%上下的、涓滴不漏都會轉入勞工帳戶的額外給付,等於是讓絕大多數勞工立即加薪8%,也就是每個月立即多得總共高達144億元的新增存款;這是對勞工多大的恩澤,能夠這樣憑空變出偌大金額的賞賜的公權力,恐怕連聖誕老人都要自歎弗如!
然而這每個月144億元的賞賜,絕不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其一分一毫都要從企業而不是雇主的帳戶裡擠壓出來。然而台灣的企業近年來由於發展空間飽受擠壓遏制,獲利情況每下愈況;即使連科學園區大批受人艷羨的高科技公司,獲利率在2%上下者比比皆是。當你以公權力逼迫這許許多多每年獲利率遠不及8%的台灣企業,必須每個月多付員工8%的薪酬,豈不是硬逼他們走上絕路?因而當勞委會洋洋自得、自以為完成了有如俠盜羅賓漢一般的大功大德,艱苦經營、掙扎求存的台灣企業卻是焦心如焚、欲哭無淚。
因此我們愈來愈清楚地看到:當勞工終於可以穩當地保住其6%薪資的個人退休帳戶時,近一年來他們的工作時間不斷加長、實質薪資反而不斷下降。而且成千上萬的雇主急如星火地四處問道於顧問師及同業前輩,揣摩得以逃避這6%至8%無比重擔的種種巧門、手法,讓企業的負擔不致過度加重,而勞動的成本不致斲喪企業的生機;換句話說,勞工贏得了60歲一定可以支領的退休帳戶,但要以眼前的薪酬減少作為抵償。
為了在最短時間之內立刻達成勞委會的強制要求,因此企業紛紛降低底薪、外包業務、雇用派遣人員替代正規員工、切割部分業務單位、取消年終獎金、強迫勞工選擇舊制,甚至歇業、關廠、外移、解雇勞工,林林總總,不一而足;而且不分大小、不分行業、不論新舊,幾乎所有的企業都受到波及;因而除了公營事業、大規模企業等早已建立穩定退休制度者之外,難有倖免者;因而600萬勞工中的大多數,都難免成為企業規避巧門的受禍者;因而台灣的勞動市場掀起從來未見的狂風巨浪;因為企業在國內的競爭力會大受打擊;因而7月前可能爆發:可怖的關廠潮、解雇潮、失業狂潮;因而勞委會必須安排100名接線生成立勞退專線客服中心,必須摩拳擦掌準備投入難以想像的勞資爭議。
我們要頭一個向勞委會申訴:請問,你們真的在為勞工打拚嗎?
【2005-03-01/經濟日報/A2版/經濟要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