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類別 退休金
問題 新制收益 少得可憐
內容 退休後想過好日子 自己要理財

記者陳芝艷/台北報導


60歲的老人只領3萬5,999元的退休金後,這筆錢夠他用多久?這並不是編造的數字,而是勞退新制上路後到今年6月15日,用勞保局所發放的新制勞退金3.72億元,除以1萬餘名請領人數後的平均。

當然新制上路才兩年,個人帳戶累積的金額本來就不會太多。勞工真能依賴勞退新制嗎?

把時間拉長到40年,等於勞工從20歲就要開始工作到60歲,用勞委會網站上「勞工個人退休金專戶試算表」計算,以目前勞退基金2%的年收益,薪資成長率1%計算,工作40年下來所得替代率約為18%,也就是說,如果上班族退休前的薪資是5萬元,退休後勞退這部分每個月可以領到的金額也只有9,000元。

勞委會官員曾比喻,如果只靠政府的退休金,只能住得起一般公寓,只有加上自己理財的部分,才有住進豪宅的機會。

不過即使只能住公寓,還是比沒地方住好,勞退制度還是有舊制所無法取代的優點,「帳戶永遠跟著勞工跑,確保每位勞工都可以領得到。」勞委會勞動條件處處長藍福良說。

就以年初爆發掏空事件的力霸集團為例,力霸和嘉食化員工都有上千、上百人,但當時在中信局的舊制勞退準備金帳戶卻僅有16萬元和46萬元,雖然勞委會調查後沒有違法,但如果公司無法繼續營運,又有資深員工想申請退休,公司帳戶幾十萬元的金額恐怕無法支應;不過如果力霸、嘉食化員工選的是新制,即使公司出了事,就不必擔心有領不到退休金的問題。

新制對勞工有利,不過對部分雇主而言,面臨的卻可能是成本增加的痛苦。信義房屋總管理部人事部協理方宏達指出,對大規模的企業來說,光增加勞退一項成本或許還不算什麼,不過如果把這些年來零零總總的勞動條件改變加總起來,包括縮短工時、勞退、基本工資…企業主的負擔就愈顯沉重。

勞保局勞退處經理羅五湖的指出,新制上路後以企業巧立名目把該負擔的6%成本轉嫁到員工薪資上的情況最為普遍。1111人力銀行副總吳睿穎觀察,薪資結構的調整,主要是把固定薪拆成兩部分,一部分還是原本的固定薪,另一部分則是獎金。

一家文教事業公司,這幾年就把適用基本工資的內部電話行銷員工,加上績效要求,達不到績效薪水就倒扣,有些每天打八個小時電話的員工,一個月下來只能領到3,000、4,000元。

為處理勞退新制上路後的勞資爭議,勞委會在勞退制度上路之初,就成立「勞工福祉保障專案」,從94年6月至今年5月底專案結束為止,共撥出1,148萬元,協助514名勞工處理相關訴訟的律師費和生活費。

民國73年8月勞基法實施以來,數百萬名勞工之中僅有20餘萬名領到舊制退休金,且大多是國營、大企業的員工,新制即使仍有不完美的地方,勞委會副主委曹愛蘭還是認為,最重要的是,至少讓有工作的人都享有一份退休保障。

【2007-07-06/經濟日報/A15版/主題特區】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