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 |
免稅+儲蓄 若每月自提5,000元 稅率21% 可省1,050元
記者陳芝艷/台北報導
勞退新制滿周年,參加自願提繳的勞工卻從開始的40萬人減少為33萬人,多數勞工認為政府提供的2%保證收益太低,所以自提意願大減,不過,自提報酬率真的只有2%嗎?勞委會指出,如果考量稅負和理財上的效果,報酬率其實並非只有2%。
勞退新制上路一周年,由於管理基金的勞退監理委員會遲未成立,408萬名參加新制的勞工到6月底止所累積的739.7億元基金,只有2年定期存款1.9278%的保證收益,由於報酬太低,使得提繳人數從開始至今減少近七萬人。
不過,勞委會指出,自提的報酬,除了看政府提供的保證收益外,其實還要再把自提免稅的部分,和自提等於是強迫儲蓄這種無形的理財效果加進去。
台灣理財顧問認證協會秘書長劉凱平就舉例,假設一位上班族每月自提的金額是5,000元,如果這位上班族個人綜合所得稅率是21%,因為自提部分可享受免稅,每月5,000元自提金額的節稅效益就是省下1,050元的稅金,等於是在沒有任何風險的情況下,這位上班族就先賺到5,000元的21%。
稅率級距如果是30%甚至40%,自提5,000元每月所先賺到的報酬就更高了。在理財規劃的領域裡,算是品質最佳的投資報酬率。
會計師施博文說,稅率級距高者如果不適用最低稅負制,原則上所得稅率級距愈高者節稅的效果愈好。
勞委會就曾試算出,對家庭收入七、八萬元左右以上的雙薪家庭,節稅的效果更明顯,有些自提的狀況甚至可以降低所得稅率級距,如從21%降到13%。
另一項自提的效果是,每月自提等於是強迫自己一定要存幾千元下來,如果沒有參加自提又沒有把錢拿去投資,而是花在一般消費上,反而降低累積退休金的速度。
【2006-07-10/經濟日報/B2版/退休金算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