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 |
白富美
香港強積金(MPF)實施五、六年來,香港人退休金資產僅在強積金部分的淨值就成長近十倍,台灣退休金新制雖已上路,但受限投資出路有限,淨值成長不易,退休協會、基金業者尋求立法委員奧援,爭取修改勞退金相關法令,希望取消投資收益至少要有2年定存利率水準的限制,同時爭取勞工大眾可以自行選擇投資標的。
香港強積金推出五年多來,在香港343萬就業人口中,有66%受到香港強積金的退休保障,16%有其他相關退休保障,更令人羡慕的是,香港強積金資產淨值在2001年第一季底僅有港幣156.94億元,但今年第一季底淨值高達港幣1,646.13億元,若再加計其他職業退休計畫的港幣1,969.73億元,全港退休相關計畫資產淨值有港幣3,600多億元。
【淨值增十倍 活絡了金融服務業】
台灣與香港同樣面臨人口老化問題,香港在2000年12月1日開始實施強積金制度,不僅香港勞工在退休時可享有最基本保障,也活絡了香港基金、金融等相關服務業,更創造了相關支援產業。
台大財金系教授、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理事長邱顯比在18和19日參加香港一場「亞洲投資人雜誌(Asian Investor)」舉辦的退休相關議題研討會,同時也參與「亞洲投資人2006年成就獎」的頒獎典禮。這個獎項成立也有五年之久,與香港強積金的成立有關。
亞洲退休金制度從過去「確定給付(DB)」轉為「確定提撥(DC)」制,計有新加坡、香港、紐澳、日本等;邱顯比指出,香港和新加坡是台灣可以汲取經驗與學習的地區,「尤其是香港勞動人士可以自行選擇退休計畫,自由度最高,這將是台灣勞退新制可以學習的。」
退休金新制去年7月上路,台灣受僱者若選擇新制,雇主將為員工提撥6%的薪資到個人退休帳戶,在退休金新制立法過程中,保險業者在大力遊說下得以參與勞退新制,可為企業量身訂作退休年金,但在立法過程裡,立委雖出於好意,在退休金投資收益上加了2年定存利率為保證收益,但這限制一放上去,保險業者卻不願「掛保證」,結果迄今沒有退休年金問市。
【學界提建議 我應取消保證收益】
邱顯比指出,2年定存利率保證收益的限制一定要放寬,也要爭取更多業者參與,退休金市場才能活絡,若能仿效香港,讓企業和受僱者自行決定退休投資計畫最好,不然至少也要爭取自行提撥部分可以自由選擇。
根據勞退金新制,退休金的提撥,除了僱主為員工提撥6%薪資外,員工也可以自行提撥,並享有免稅優惠。但勞退金目前每個月約有80億元流入,迄今累積了600多億元,可是勞退監理委員會迄今卻尚未成立,這些資金只能放在銀行定存裡,無法委外代操,即使委員會成立,因編制有限,資金如何達到最大投資效益,挑戰不小。
在自行提撥部分,雖有稅負誘因,但機會成本一算下來,與其將錢交給政府放在銀行,還不如自己做投資。
台灣投信業更引頸期盼,欲爭取退休金市場商機。富達投資在香港舊制退休金市場的占有率是第一名,去年底市占率達40%,但在強積金部分則是4.2%,雖是所有基金業者中最大的,但香港上海豐銀行、保險業者等以龐大通路成為MPF退休金計畫最大提供者。
富達基金香港公司法人業務投資主管羅傑仕(Nicholas Rogers)指出,在香港強積金市場,善長投資的基金業者深知在通路上是無法與銀行、保險業者硬碰硬,「但我們還是透過網路或與銀行保險業者合作,讓大眾能深入了解退休金、正確投資理財觀的重要性,透過競爭、合作一起將市場做大。」
香港強積金比台灣先跑了五年,受僱者退休金資產淨值這期間就增加了近十倍,台灣勞退金新制何時能夠像香港般的與國際接軌,將投資選擇的民主權還給大家,邱顯比與來港出席亞洲投資人雜誌頒獎典禮的AIG友邦投顧總經理楊智雅都搖頭說:「沒有答案。」
富達證券董事長童台琴認為,政府能給勞工大眾的退休金是很有限的,所得替代率偏低,民眾想要過優質的退休生活,還是得靠自己的儲蓄投資。
【2006-05-22/經濟日報/B4版/基金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