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 |
柯輝芳
報載行政院勞委會決定,勞工退休基金監理會若成立後,將同步開放勞工投資退休金帳戶,第一階段依風險高低分為積極型、穩健型、保守型三種預製的基金組合,開放勞工自選投資標的,也允許其轉換不同的投資組合;此外,如果勞工不想自選投資組合,也可選擇由政府集中操作,但不論如何勞工皆可享受銀行2年期定存利率法定保證收益。然這項決策實施時,除考量客觀情勢的可行性外,也要有一些配套觀念前提應先予以釐清:
一、清楚地定位勞退新制的退休金目標
有了清晰的退休金目標後,才能導引出需要提供多少種及什麼樣投資風格的組合選擇。
二、明白地認知勞工投資知識的程度
參加勞退新制計畫的勞工是否具備有複雜化投資知識與能力?如果大部分的勞工可以勝任較複雜的投資活動,就會喜好廣角度可多重選擇的投資組合,反之,則喜好選擇較少的預製基金組合。
三、能洞察政府與參加勞退新制勞工們的互動關係
若以保護勞工的立場,可能將只提供三至五個基金組合供勞工選擇;若採追逐時髦、討好部分勞工的態度,則可能提供更多樣化選擇,以迎合勞工口味。
四、合乎勞退新制人口結構變化
分析勞退新制中的人口結構,看其是否為年輕世代較多,或者是多為中壯年勞工朋友;分析結果,可作為提供投資選擇多寡的參考。
五、測知勞工對投資選擇參與程度
參加勞退新制勞工對有關詢問其投資性向、資產偏好、風險忍受度等等的問卷填答表現熱烈之跡象,此際可考慮提供較多的投資選擇,以滿足其多樣化投資的心理需求;惟若勞工們回應冷淡時,就應考慮適當減少投資選擇項目,以免造成投資時的選擇壓力。
在提升勞工退休福利前提下,如何促使這項決策美意順利推動,又不致出現負面作用,建議政府主管當局在實施開放勞退基金自選投資之前,宜進行下述前置準備工作:
一、事先對勞退新制參加成員作投資屬性問卷調查,分析全體成員的性別年齡結構、預定退休時間、投資性向、資產偏好、風險忍受度及投資知識程度的高或低。
二、如前述第一階段分積極、穩健、保守及由政府代操等四種選擇,但勞工均享有法定最低保證收益,則主事者應預防發生的道德危機(Moral Hazard),即選擇積極型基金大賺時獲利歸勞工,但大賠時由國庫負責勞工享有法定最低保證收益;相對地,選擇保守型基金勞工其獲利大好時,可能高出最低保證收益一些,但獲利轉差,其獲利尚可能維持最低保證收益水準,而得不到國庫補貼,形成不公平。
三、國外研究發現,當勞工能自行選擇退休計畫之投資標的時,該勞工退休金帳戶所獲投資績效並不見得能較無投資選擇時有更佳表現;況且研究也顯示勞工因缺乏時間、興趣、知識或紀律而未能落實正確的投資行為,導致投資失利;這些研究結果證實開放過多的投資選擇反而傷害勞工退休金的累積。鑒此,勞退基金監理會是否一開始就開放自選投資,恐有斟酌餘地。
四、貨幣型基金雖獲利平穩,但不適設計為退休金投資主要標的,建議以平衡型基金、生命周期基金(Life Cycle Fund)或目標日期基金(End-Date Retirement Fund)作為退休基金投資的自動套餐商品(default option)。
五、就退休基金受託機構的善良管理人而言,提供自選投資標的應負起定時評估該項標的績效優劣,適時揭露並告知勞工以作為其投資決策參考。由於退休金屬於老年生活老本,非屬一般性儲蓄,其投資收益務求穩健保值,一旦委託操作失利,資金回復期間拉長,勢將影響勞工退休生活所需,故建議推出自選投資之時機,宜待勞退基金監理會實際運作一段期間後,再觀察該會經驗作最後定奪,切勿急躁上路,拿勞工退休老本去測試超現實的理想,將得不償失。
(作者為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監事)
【2006-05-15/經濟日報/B2版/退休金算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