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類別 退休金
問題 《社論》結合民間力量善用勞退基金
內容 社論


目前銀行資金過剩,濫頭寸多達4兆;因此中央銀行決定再標售600億元定期存單,以期提高利率。但最近勞退基金的報酬率偏低引起更大關注。這兩者都涉及全國資金如何有效運用的大問題,都要從國家整體的利益善謀對策,而不能視為個別或局部性的問題只求腳痛醫腳。

資金太多而利率偏低,直覺的對策就是對外投資或放款。我們也的確該有合理程度的對外投資與放款,但我國國內投資顯然更有提高的必要。國內投資太少,不僅會降低經濟成長和就業機會,也會使國內產業相互支援的群聚效益下降,而進一步減少國內的投資並增加資金過剩的壓力。以對外投資和放款消化國內資金,從總體經濟上來看也可能使貿易出超偏高,而招致外國的不滿。因此在目前國內投資偏低而資金太多的情況下,最應該努力的方向就是讓更多資金用於提高國內投資。

教科書上說,資金太多使利率下降,自然就會使投資增加;但實際上利率對我國國內投資的影響並不大。因為投資計畫本身若不能獲利,降低利率也是徒然。這個問題需要靠改善投資環境來解決。另一方面,即使有不少投資計畫可能相當有利,市場利率也不高,但只要資金管道不暢通,需要資金的投資者也可能無法得到必要的資金,而提供資金的儲蓄者亦無法獲得投資者願支付的更高利率或報酬率。

國內資金管道不夠暢通的重要原因甚多,其中主要包括傳統的放款方式不適合高風險高報酬的知識經濟時代;公司治理不良而提高金融業之風險;直接貢獻市場和創業投資基金支援新興產業的功能不足;以及金融機構找尋投資對象及評估風險的能力低落等等。這些因素都必須積極改善,不過我們今天只先談勞退基金的管理制度能發揮的功能。

勞退基金的規模正快速增加,是我國儲蓄資金最重要的管理機制之一;若這一大筆基金未能好好投資,不僅勞工得不到較高報酬率,資金的閒置或外流也會更嚴重而傷害經濟發展及勞工的就業機會。然而有關勞退基金監理委員會的爭議卻集中在它的組織型態,而忽略其運用資金的方式和方向。最近行政部門願意放棄原擬的行政法人方式而改朝國家行庫或央行模式來思考。這雖是一種進步,但央行模式仍無法有效管理這筆資金。

從歷史經驗來看,以往的公營銀行並沒有很令人滿意的資金運用績效;勞退基金長期以來更常成為股市護盤政策的工具。中央銀行外匯準備的運用較為成功,除了是出於相關人員的能力和操守之外,也和外匯準備的特性有關。外匯準備要安全第一,因此不必去投資高風險的標的以追求高報酬,但至少部分勞工會希望由勞退基金得到稍高的報酬。低風險低報酬的金融資產在國際上有眾多的組合可供選擇,而且彼此間差異不大,因此中央銀行的選擇較不會有爭議。但政府直接管理的勞退基金若不只投資債券和存款,則其投資標的的選擇很可能常會引起爭議。由此看來,勞退基金並不宜像外匯準備那樣只由可靠的官員來幫全國人民運用。

我們認為勞退基金大部分應交給多家由監理委員會評選出來的民間專業機購來管理,而每個勞工的資金要交給那家來管理,也由勞工自己來選擇。政府甚至可以對風險較高的投資方式提供較低的保證報酬率,以讓勞工有一點選擇風險和預期報酬高低的自由。而在這樣有競爭的制度下,政府的政策考量仍可以藉規範業者的投資方向來達成。例如政府可限制高風險及國外投資的上限,以避免風險太高或資金外流太多。在合理規範下,民間機構將可比政府單位更有效率地找出合適的投資標的,把勞工的儲蓄引導到符合國家利益而報酬又較高的投資方向,而政府的監理單位也不必僱用大批專業人員來負責投資,其組織即可大為精簡。

【2006-04-16/經濟日報/A2版/財經要聞】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