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 |
數十萬業主以結清年資、裁員、或調整薪資結構因應;還有廠商根本不管新制,時機歹歹,說不定沒被查到違規就關門。
記者魏錫鈴/台中報導
勞退新制施行已逾兩個月,相關效應逐步發酵,中小企業裁員、調整薪資結構等動作持續進行,有業者預期,農曆年前可能出現一波關廠潮。
因應7月勞退新制實施,一般中大型企業、尤其是上市櫃公司,多數按照法令規定辦理,較少聽說變相規避等問題。但多達數十萬家中小型企業的受僱人員,就沒有這麼幸運了,紛紛傳出結清年資、裁員、或調整薪資結構等情事。
結清年資、重新起算,是不少中小企業主因應勞退新制的作法;但年資是依勞資雙方「合意」計算,條件多數未達勞基法規定。年資歸零後,薪資凍結或下修,7月起所需提繳的勞退金跟著降低,老闆負擔相對減輕。
至於調整薪資結構,算是普遍的作法。將員工固定薪資減至最低,改以非經常性給與替代,勞退金提撥率自然降低。
台中一家有十餘名員工的批發商,最近收到勞保局寄發的勞退金提繳通知,一個月還不到2萬元,換算薪資支出在30萬元左右。業者說,員工已在6月底結清年資,薪資結構也稍加調整,因此採用勞退新制後,負擔還不算太重。
業者表示,部分老闆是以經營困難、連年賠錢為由,選在勞退新制開辦初期,結束營業或大量裁員。最近油價持續上漲、景氣走低,可能年底前出現一波中小企業關廠潮。
勞退新制實施,不時傳出裁員案件,台中一家鞋廠因訂單流失,員工本來只剩40餘人;但在採行勞退新制後,很快又裁掉一半人員。
業者指出,還有部分廠商根本不理會新制,認為等政府主管機關查到再說。他們認為,時機歹歹,說不定沒被查到違規前,就已結束營業了。
業者舉舊制退休準備金為例,主管機關雖規定須提存到中信局專戶,但很多廠商未提;勞退新制施行後,雖要求在五年內提足,但恐怕沒有多少家業者能夠做到;因此就不準備施行勞退新制,員工只能選舊制。
【2005-09-12/經濟日報/C7版/中小企業】
|